刑事案件的和解条件和方式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2-23
对于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满足逮捕条件的,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对其进行逮捕。逮捕是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来执行的,逮捕是最为严厉的强制执行,那么,刑事案件逮捕后可以和解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哪些刑事案件可以和解
在以下公诉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而被害人自愿和解,那么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
-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以及侵犯财产罪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7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上述两种案件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 被害人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 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 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
-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不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人
- 在过去5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 无论该故意犯罪是否已经追究,都应被认定为在过去5年内曾经故意犯罪。
刑事和解的代理人
(一) 代为和解
- 被害方:
- 死亡的:由近亲属代为和解;
-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由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代为和解。
- 被告方:
- 限制行为能力的: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和解;
- 在押的:经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刑事和解的方式
(一) 和解的方式
-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同事、亲友等组织或个人调解后达成和解。
- 对于符合刑诉法第277条规定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进行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
根据案件情况,法院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友等参与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
(二) 就哪些事情进行和解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被害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是否要求或同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进行协商。然而,不得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