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等级有赔偿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等级有赔偿吗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3

 
357338

一、工伤鉴定等级有赔偿吗

在绝大部分情况中,即使无法被判定为工伤等级,受害人仍然有权得到相应的补偿和赔款。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工伤可划分为十个级别,各级别的补偿金具体计算方法各异,然而无论是否达到认定的等级,受害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以及住院期间的营养补贴等多项权益。

以下是具体的条款:

(1)伤者的医药费将全部由雇主或用人单位承担;

(2)在停工留薪期间(即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受害者的工资待遇不变;

(3)在停工留薪期间,如果需要他人提供护理服务,则该项责任应由雇主或用人单位承担;

(4)在住院期间,受害者的伙食补贴按照其所在地区的标准进行发放。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工伤鉴定等级怎么提高赔偿

经过再次鉴定并确认伤残等级有所提升之后,相关待遇应当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以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多方面内容。

劳动能力鉴定系针对劳动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的评定。

其中,劳动功能障碍共分十个伤残等级,以一级为最为严重,依次递减至十级为最轻微;而生活自理障碍则划分成三个级别,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以及“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

对于因公致残且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员工,应保留其劳动关系,同时退出工作岗位,享有如下待遇:首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发放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若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补足差额。

延伸阅读
  1. 锁骨中断能够伤残鉴定吗
  2. 工伤等级鉴定程序
  3. 工伤申报待遇程序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4. 我的一只眼睛受伤了,能评定工伤鉴定等级
  5. 工伤鉴定赔偿钱怎么算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流程
  2. 债务人死亡的笔迹鉴定程序和原则
  3.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怎么走
  4. 工伤鉴定时间有期限吗
  5. 工伤鉴定程序应该怎么样走流程呢
  6. 工伤鉴定申请表交了什么时候能鉴定
  7. 职工如何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