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2
一、放高利贷犯法吗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仅仅提供高额贷款并不被视为犯罪行为,但是,当这些放款者在追讨欠款时采用的方法涉及违反刑法所明确规定的条款时,他们就可能会面临犯罪指控。
其中较为常见的犯罪类型包括在追讨债务过程中的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寻衅滋事以及强迫交易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名为“高利转贷罪”的情况也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高利转贷罪,是指那些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从金融机构套取信贷资金后,再将这笔资金以更高利率转借给他人,从而从中赚取利差,且违法所得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借高利贷不还犯法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高利借贷行为被明确界定为非法行为。
法律严令禁止任何形式的高利贷行为,若借款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利率超出法定最高限度,那么超出部分的利息将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借款方有权拒绝支付此类费用。
对于合法且合理的本金和利息,借款方仍需按约定期限进行偿还。
关于借款利息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首先,若借款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那么该利率将受到法律保护;其次,若借款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利率超过了上述标准,那么超出部分的利息将被视为无效,借款方可要求出借方退还已经支付的超额利息;再者,如有出借方在借款本金中预先扣除利息的情况,人民法院将会依据实际出借金额来确定借款本金数额;最后,除非借款双方在协议中有特别约定,否则借款方有权选择提前偿还借款,并且按照实际借款期限来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