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的认定及其法律要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融资租赁合同的认定及其法律要点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24-08-15

 
345571

融资租赁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其相互关系

融资租赁合同的构成与交易过程

融资租赁合同由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两个合同构成,涉及出卖人、出租人(买受人)及承租人三方当事人。在实践中,融资租赁交易通常经历以下复杂过程:

  1. 用户与供应商商定设备买卖合同条件;
  2. 用户向租赁公司提出租赁合同申请;
  3. 用户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
  4. 租赁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买卖合同;
  5. 供应商向用户交货,用户验收;
  6. 用户向租赁公司交付标的物受领证,并支付第一期租金;
  7. 租赁公司向供应商支付买卖价金。

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的效力交错

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作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构成部分,并非完全独立存在,二者常常在效力上相互交错。以下是这种效力交错的主要表现:

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的效力互不影响

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的效力互不影响,并未突破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这是因为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的效力是基于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产生的。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之所以能够向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主张标的物交付,是因为买卖合同中约定了这样的条款,承租人基于该项约定享有从出卖人处受领标的物的权利。因此,承租人在特定情况下对出卖人主张赔偿损失的权利,或者买卖合同中与承租人有关的条款的变更,都是基于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产生的。

日本判例对融资租赁合同效力的认定

日本的一项判决认为,除非特别情况,一个合同的有效性对另一个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没有影响。该立场已为其他判决所接受,形成判例法原则。然而,有学者对该判决提出批评,认为在融资租赁交易中,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租赁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解除时,在标的物交付之前,买卖合同应可解除或自动失效;在标的物交付后,买卖合同不受影响。买卖合同的不成立、无效或解除,应导致租赁合同的解除或自动失效。这一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法律对融资租赁合同效力的规定

合同法对融资租赁合同效力的规定并不明确,主要考虑到融资租赁交易是实践的产物,不是法律的创新。融资租赁交易是一种仍在发展变化的交易形式,法律应尊重并反映这一客观现实,预留一定的法律空间,而不作出强行性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彼此间的约定来实现两个合同的相互影响。

延伸阅读
  1. 关于金融租赁公司的售后回租业务征税政策
  2. 一、法律界定船舶融资租赁合同
  3. 公立医院体系融资租赁担保
  4. 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5. 关于转租的相关规定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项目完工担保
  2. 融资租赁信托的操作流程
  3.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
  4. 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的法律流程
  5. 融资租赁届满后,租赁物归谁所有
  6. 融资融_合同必备条款有哪些
  7. 公司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