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解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16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无权规定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审判工作。该条例主要注重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属于医疗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程序规范。尽管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因医疗事故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规范不属于民事实体法规范,而属于行政法律规范。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为了解决医疗侵权引起的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该通知,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应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和计算方式确定赔偿责任。而其他医疗赔偿纠纷则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三、医疗侵权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
医疗侵权民事赔偿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并促进医疗科技发展:医疗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经济赔偿既弥补患者受到的损害,又促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2. 科学分析患者原有疾病和医疗过失行为的作用:要充分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对损害后果的影响,以及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对于已有一定损害或病理改变的患者,医疗过失行为加重了原有损害或病理改变,其赔偿责任应较对健康人的损害为低。3. 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当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时,受害人应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促使其谨慎行为,避免损失的发生与扩大。4. 实行实际损失赔偿与限额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医疗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用、误工费和交通费应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对于残疾者生活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抚慰金,应根据伤残等级、赔偿年限和侵权行为发生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进行限额赔偿。此外,赔偿费用应一次性结算,体现了限额赔偿的原则。通过以上规定和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保护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