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9-15
1.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1.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通常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故意行为。因此,只有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肇事行为,并且有逃逸的直接故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当然,在实践中,肇事者逃逸的动机也可能有其他表现,例如害怕被害人亲友或围观群众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其犯罪恶意较小,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然而,无论如何,逃逸行为仍然是直接故意造成的。因此,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故意。
2. 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在五种情形基础上逃跑的行为。这明确规定了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也就是说,即使行为人之前的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与事故结果无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或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符合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解释》规定的情形,即便行为人事后逃逸,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 空间要素:即逃逸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在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中,对逃逸行为的表述为"逃离交通事故现场",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些情况下是不可能逃跑的),但在将伤者送往医院后或等待交警处理时,出于畏罪而逃跑。这种逃逸行为如何认定?显然,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来看,都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因此,应受到法律的严惩。尽管在学界,一些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因此,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应进行必要的限定。然而,本人认为,选择逃逸的行为本身就具有主观恶性,属于犯罪行为。因此,必须按照罪刑一致原则,严格把握尺度。因此,最高法院《解释》第3条的规定较为合理,即"交通肇事后逃逸"指的是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并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以上是关于"车祸逃逸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解释"的内容。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每个角度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未能全面概括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含义。如果您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