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5 更新时间:2024-03-16
2010年1月,李某与吴某签订了一份店面租赁合同,但双方未就装修事宜达成约定。李某自行对店面进行了精装修,共花费了6万元。在装修期间,吴某经常到店内观察装修工人的工作,但并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2011年5月,租赁期满后,李某要求吴某赔偿店面内装修材料(如墙纸、地板等)的差价,金额为3万元。如果不赔偿,李某威胁要破坏店面的地砖和墙纸。吴某对于李某的要求表示不同意,于是李某将此事告上法院,要求吴某支付3万元的装修差价。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6条的规定:非产权人在他人财产上增添附属物,如果财产所有人同意并就附属物的处理有约定,应按照约定办理;如果没有约定且协商不成,可以责令拆除;如果不能拆除,可以折价归财产所有人;如果造成财产所有人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鉴于墙纸已经与墙体粘贴在一起,地砖也已经与地面粘贴在一起,它们已经成为店面的附属物。对于不能拆除的这部分附属物,应该按照折价归财产所有人的原则进行处理。因此,吴某应当对李某的装修费用进行适当的补偿。
根据事实,吴某在装修期间知道李某进行了装修,但并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这可以视为吴某同意李某对店面进行装修。根据法律规定,在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承租人进行装饰装修。当租赁期满时,如果承租人要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用,法院将不予支持。因此,吴某不应承担补偿李某装修费用的责任。
我支持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35条规定,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约定或租赁物性质使用后的状态。在本案中,李某与吴某并未就租赁物的返还状态达成约定,因此只能按照店面使用后的状态进行返还,即在租赁期满时将店面返还给吴某,而不是破坏地砖和撕毁墙纸后的店面。
其次,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6条规定:“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价归财产所有人”。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进行装饰装修,租赁期满时请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用的,不予支持,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虽然在这两条法律规定中对于不能拆除的是否折价有不同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较新的司法解释,且针对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的特殊规定,具有特殊法的性质。在遵循新法优于旧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下,本案应适用较新的、特殊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李某在吴某装修期间未提出异议,应视为同意吴某进行装修。因此,在租赁期满时,不应折价补偿附合物的费用,吴某不应承担补偿李某装修费用的民事责任。
对于经出租人同意的装饰装修物,在租赁期满时,如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出租人无需承担支付附合装饰装修费用的民事责任。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6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35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