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者公益诉讼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什么是劳动者公益诉讼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9-29

 
339773

 劳动者公益诉讼的含义

  劳动者公益诉讼是指有关劳动者的公众利益遭受用工方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这里的劳动者公众利益应区别于某一单个或几个劳动者的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法律授权公民或团体直接为维护劳动者公众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它克服了传统的现行“先裁后审”式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种种弊端。

  劳动者公益诉讼的特征

  1、它是指被诉行为侵害了或危及到事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劳动者公众利益,一般并不直接损害原告私人的利益。

  2、劳动者公益诉讼并非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与领域,而只是一种与原告资格认定相关的诉讼方式和手段,这种诉讼形式既可在行政诉讼中采用,亦可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

  3、劳动者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与私益诉讼相比,公益诉讼的提起及最终裁决并不要求一定有损害事实发生,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有社会公益侵害的潜在可能,亦可提起诉讼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个人是否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
  2.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费用由谁承担
  3.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4.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5. 我国通过哪些法律来保障各种资源不被破坏和浪费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
  2. 公司解散留下的人有补偿吗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向银行贷款吗
  4. 管理层收购存在什么风险
  5. 并购与收购的区别与联系
  6. 女方要求离婚是否可以要回彩礼
  7. 公司分立后原应税合同需重签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