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8-31
可能大家看到死亡赔偿金问题都会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死亡赔偿金是怎么确定数额的,怎么有些人赔偿会多点有些就少点,它的计算依据究竟是什么?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编辑为大家详细介绍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什么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偿。
死亡赔偿金其计算公式为:
1、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
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
4、60周岁—75周岁
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
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二、车祸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
死亡赔偿金的标准与死亡受害人户口和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受害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2、死亡赔偿金(60周岁至74周岁的受害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
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三、保险公司理赔标准是什么
理赔是保险公司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它的依据是保险合同及保险相关法律。同业规定和国际惯例 , 其他任何理由或解释均不能作为理赔的依据。
保险理赔是指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理被保险人提出的保险赔偿请求,进行查勘、定损、理算和实行赔偿的业务活动,是保险法律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保险人履行其义务的主要形式。为了使被保险人尽快获得经济补偿,保险人应积极主动地作好理赔工作。理赔遵循以保险合同为依据、遵守国际惯例和有关国际公约、及时和合理作出赔偿的原则。保险的理赔一般是从接受出险通知开始,经过查勘、检验或委托检验、核实案情、理算赔偿金额和支付赔偿六个阶段。根据我国《海商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前,可以要求被保险人提供与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什么的法律知识,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要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以及受害者身份来计算死亡赔偿金。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