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责任与担保责任的履行问题探讨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7
国家在履行赔偿责任还是履行担保责任
融资租赁对国家的危害
根据1986年租金拖欠问题的出现,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出现了负增长。由于该行业当时主要依赖境外资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这一现象非常担忧。因此,1994年,他们以外商投资协会租赁业委员会的名义呼吁政府协助解决这个问题。在政府的长期、多方面努力下,国家拿出2亿美元解决了这个问题。
融资租赁的监管问题
有些人认为,融资租赁行业必须进行金融监管,否则会对国家金融体系造成危害。为了让读者判断这个问题,本站搜集了该时期的所有文件,以确定国家是在履行赔偿责任还是履行担保责任。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监管问题、市场变化还是政策变化所致。
事件背景
融资租赁的起步
中国的融资租赁业起步于1981年,当时国家急需资金、设备和企业管理,因为刚刚结束了文革浩劫。为了利用外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称之为“利用外资”。由于当时的金融体系受到管制,无法对外开放。为了利用外资,政府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合作租赁公司,以转贷的方式向国营企业提供贷款业务。
政府担保的租赁项目
这些租赁项目都经过国家批准,并由政府提供经济担保。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因为有政府担保而放松了对企业的信用评估。这导致出现了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租赁公司不用负责任,因为项目是国家批准的;厂商不用负责任,因为他们只是卖设备,不管租赁公司是否为他们的销售提供金融服务;承租企业也不负责任,因为他们认为国家批准的项目就是政府拨款,有政府担保,不需要自己偿还租金。
政府担保的终结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的时效问题的答复》,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担任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自1988年6月20日以前即为无效。这一规定终结了政府担保租赁的模式。实际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987年颁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中已经规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对外提供外汇担保。虽然从司法角度来看,1988年6月20日是一个时间节点,但对于以外汇做融资租赁的中外合资企业来说,这个时间段提前到了1987年2月20日。
外商投资企业的拖欠问题
1989年,由于政治风波,国外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但这一制裁实际上也切断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链。因此,拖欠租金的问题最终落实在了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身上。这些问题造成的损失肯定不会由国家来承担责任,后来解决拖欠问题仅限于1988年6月20日以前政府担保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