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23
在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我国司法机关为了保障侦查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依法对外籍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与一般刑事案件相比,涉外刑事诉讼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有以下不同之处:
1. 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的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在采取强制措施的48小时内报告公安部,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 拘留和逮捕强制措施的遵循:采用拘留和逮捕强制措施时,需要遵循我国已参加的《维也纳外交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3. 通知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时限:公安厅、局在对外国人采取强制措施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通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馆、领事馆。如果双边领事条约明确规定了通知期限,则应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内通知;如果没有双边领事条约规定,则应根据或参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国际惯例尽快通知,但通知期限不应超过七天。
4. 通知有关外国驻华使、领馆的机关:人民法院对外国人做出司法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决定时,由有关高级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外国驻华使、领馆;人民检察院对外国人做出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决定时,由有关人民检察院通知有关外国驻华使、领馆。
在被拘捕的外籍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要求通知其家属会见时,我国主管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及时通知其家属,并允许其近亲属、监护人进行探视和通信。外国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被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本国公民时,主管机关应在双边领事条约规定的时限内安排探视,如果没有条约规定,则应尽快安排。如果当事人拒绝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的探视,主管机关可以拒绝安排,但应由当事人提出书面意见。探视和通信活动应遵照有关领事条约及《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关于会见在押案犯以及案犯与外界通信的规则》、《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定进行。
在对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依法扣留其护照,并发给本人扣留护照的证明,并及时报告公安部,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对涉外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及人民法院认定的其他相关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限制出境。限制出境的决定应当通报同级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决定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时,应当口头或书面通知被限制出境的人,并可以扣留其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在案件审理终结前不得离境。另外,对于必须到庭的证人,可以要求暂缓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