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法律规定的应对策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抄袭法律规定的应对策略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8-20

 
335008

判定抄袭的法律标准

第一标准:是否侵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被剽窃(抄袭)的作品必须受到该法律的保护。只有符合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才能构成侵权行为。

第二标准: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

根据《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1. 引用非诗词类作品时,引用字数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2. 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时,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法律依据

《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

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对于非诗词类作品的引用,有以下限制:1. 引用字数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2. 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时,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以下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具体责任根据情况而定: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行为;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行为;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为;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5. 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根据以上法律标准,判定抄袭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被剽窃的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并且剽窃者的使用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只有符合这两个标准,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法律专业术语重写:
  2. 如何处理购买到假口罩的赔偿问题
  3. 一、房屋拆迁补偿维权措施
  4. 征地拆迁公务员应该分房吗
  5. 征地拆迁费用属于地勘费用吗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导演聘用合同范本
  2. 杭州注册公司公司章程范本
  3. 餐饮行业公司章程范本
  4. 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