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责任与分支机构责任的法律探讨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06
企业责任与分支机构责任的承担问题
最高法院对分支机构的责任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执行规定》第78规定,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无法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如果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无法清偿债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此规定表明,企业法人合法成立的其他组织或分支机构也应对企业注册资金不实的行为承担责任。
企业法人成立的其他组织的责任承担
企业法人成立的其他组织分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两类。根据市场中责任承担的条件,必须具备责任主体的资格。因此,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如果不具备责任主体资格,无法承担责任。当企业法人承担责任时,可以执行分支机构的财产,但这与分支机构承担责任是两回事。另一方面,必须存在法律关系,即权利义务关系。例如,法人的子公司也是独立法人,如果子公司与债权人没有法律关系,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法人直接管理的财产无法清偿债务,可能会执行法人在子公司的分红利润或股本。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仍不承担责任,上级法人仍是责任人。因此,企业使用分支机构的财产或子公司的利润、股本来承担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高法院对开办单位注册资金不实的责任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执行规定》第80规定,当被执行人无财产可清偿债务且其开办单位对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时,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根据第82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的开办单位已经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或接受财产的范围内向其他债权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人民法院不得裁定开办单位重复承担责任。
最高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被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责任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执行规定》第90规定,当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时,已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对债务应当承担无限责任。对于“其他组织”,根据最高法院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的规定,有9种情况被视为“其他组织”,其中包括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如果这些“其他组织”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应由上级法人承担责任,不适用其他规定。对于没有上级法人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如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等,其开办人是自然人,应承担无限责任,与自然人承担债务的情形相同。根据以上规定,最高法院对企业责任与分支机构责任的承担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执行程序的公平性和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