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深入解读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3
一、一则机动车交通事故案情回放
案情概述
2011年4月28日下午,永修县三溪桥镇旭光村的村民龚某驾驶电动车被刘某驾驶的小轿车撞上。龚某住院治疗28天,经鉴定腿部伤残九级。公安交警认定刘某承担全部责任。
法院判决
庭审过程中,龚某和刘某均未对案件事实和交警认定书提出异议。法庭判决保险公司赔偿龚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共计65000元。刘某仅需承担诉讼费和鉴定费共计1191元。
庭审情况
庭审前,原告龚某拄着拐杖,流着眼泪痛斥刘某的麻痹大意,要求归还健康。被告刘某面无表情,声言按法律办事。面对保险公司,刘某则有说有笑,表示庆幸投保,否则无法承担。
保险公司赔偿情况
自2007年以来,永修县法院共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276件。其中,87%以上的案件有保险公司参与赔偿。即使在占大部分份额的伤残死亡赔偿中,保险公司履行赔付后,责任人仅需承担小额赔偿责任。另有12%的案件基本由保险公司赔偿,肇事方仅负担诉讼费。这表明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大部分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这也解释了为何肇事人刘某能够面对赔偿要求如此从容,交通事故花费不多。对受害人龚某来说,65000元的赔偿无法弥补腿部残缺带来的痛苦。这一结果是机动车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补偿性赔偿制度导致的。
二、补偿性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及两者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补偿性赔偿
传统民法认为赔偿是补偿性的,目的是填补对方损失。补偿性赔偿制度认为应弥补被侵权人的全部损失,使其权利恢复到侵权行为未发生时的状态。
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国家,除了补偿性赔偿外,法院还会判定侵权人支付超过实际损失的惩罚性赔偿金。其目的是制裁侵权行为并阻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补偿性赔偿制度,只有在产品造成的侵权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与补偿性赔偿有密切联系,只有符合补偿性赔偿要求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与补偿性赔偿有关。
三、侵权机动车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
原因分析
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之首,与汽车保有量不成正比。主要原因是我国交通违法责罚太轻,无法引起重视。即使造成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承担了大部分赔偿责任,对违章驾驶者没有足够的惩戒作用。
四、惩罚性处罚引入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必要性
刑乱国,用重典
面对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我们不能只对数据感到震惊,更要反思。我国现有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不足以应对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补偿性赔偿制度存在缺陷,无法充分补偿受害人的损失。通过惩罚性赔偿,可以制裁不法行为人,激励受害人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补偿性赔偿的不足
补偿性赔偿无法确定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只能依法规定赔偿项目和标准。在人身损害和无法立即确定的损害中,缺乏损失计算标准,无法完全获得补偿。法院判决时往往不考虑通货膨胀和税收问题,也无法完全补偿诉讼中的费用。弱势受害人可能因经济负担而畏惧诉讼。通过惩罚性赔偿,可以激励受害人提起诉讼,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
五、结语
问题与解决
机动车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取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尽管惩罚性赔偿未必能够根治交通事故的高发,也无法完全弥补受害人的痛苦,但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总比对问题视而不见为好。我们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赔偿制度来惩罚违章驾驶者,促使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惩罚性赔偿可以激励受害人维护自身权益,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