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2-07
上海博智信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博智信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12日,股东为本案原告任民、任建棠父子,法定代表人为任民。2009年6月26日,任民、任建棠决定解散上海博智信公司,并在同年8月20日的清算报告上确认公司债务已清偿完毕,如有未了事宜,股东愿意承担责任。次日,上海博智信公司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嘉定分局依法注销。
2005年2月13日,上海博智信公司与被告刘倩签订劳动合同,刘倩从事媒体部助理兼客户主任的职位。2005年3月4日,上海博智信公司与刘倩签订《员工保密条款》。2009年8月19日,刘倩通过电子邮件提出辞职,并表示将于2009年8月底正式离职。同年9月17日,刘倩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原负责人她将继续与ABB公司开展业务。
上海博翔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翔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22日,股东为案外人刘宝龙(刘倩之父)、被告刘倩,法定代表人为被告刘倩。
两位原告认为,被告刘倩在2009年6月注册了博翔公司,并利用她所掌握的客户和供货商信息开展相同的业务。被告刘倩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博智信公司的商业秘密,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70万元。
在劳动争议中,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的损失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不能仅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依据。
不同的案由适用不同的法律。然而,如果某一案由的法律对争议事项未作出规定,也可以参考其他相似案由的法律规定作为审判依据。劳动争议和不正当竞争纠纷属于《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的两个不同的二级案由,差异较大,基本不存在互相适用法律的情况。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概念、侵犯商业秘密的赔偿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而劳动争议中的保密协议可以约定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内容,两者都涉及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纠纷中,根据法律规定判断相关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而劳动争议中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法定和约定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判定方式,但在实践中,无论是不正当竞争纠纷还是劳动争议纠纷,用人单位想要保护的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当劳动争议中约定的内容难以准确判断商业秘密时,也可以参考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法律法规,来判断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因此,劳动争议中,如果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导致用人单位受损,用人单位只能依据劳动相关法律主张赔偿,而不能要求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规定来计算损失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第九条规定,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的索赔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的索赔依据主要是以劳动法相关法律主张赔偿。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随时向手心律师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