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12

 
322752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为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为本单位的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赔偿流程介绍

申请工伤认定

1、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则申请人可自行填写工伤认定申请,并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提交的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工伤认定决定

劳动局将对工伤认定申请进行审查,并在决定期限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伤残鉴定

伤者需前往有资质的医院进行伤残鉴定,其中骨折伤残等级最低为10级。伤残鉴定结果需提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并建议自行复印一份保存。

赔偿开始

用人单位收到劳动局发出的工伤认定通知书后,开始进行赔偿工作,主要包括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费用。

工伤认定申请的流程

申请人需按照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材料。

受理

1、保险科收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管辖的申请需告知申请人。

2、若申请材料不齐全,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30日内补齐材料。

认定

1、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将在60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30日)做出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并告知单位和个人。

2、对无法提供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的申请人,劳动行政部门将告知其提起劳动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仲裁时间不计入受理的规定时间内。

3、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将告知申请人。

4、对认定为工伤的申请人,劳动行政部门将发放工伤证。

鉴定

停工留薪期满或经治疗伤情基本稳定后,申请人需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以评定伤残等级。

工伤保险待遇

经鉴定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申请人,需向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根据核定的待遇,社保中心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工伤职工支付待遇。

延伸阅读
  1.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2. 第三人造成工伤的民事赔偿问题及工伤保险基金
  3.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4.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律师吗
  5. 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工伤报销范围及程序
  2.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后果及赔偿责任
  3. 误工费的定义和意义
  4.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5.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6. 工伤致死赔偿的相关规定
  7.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索赔方法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游戏代理任务发布协议范本
  2. 游戏授权许可合同范本
  3. 销售战略合作协议范本
  4. 电脑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