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09-03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范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客体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必须具备四性:非公知性、价值性、实用性和管理性。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才能被认定为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个人和组织。在实际案件中,犯罪主体大多是商业秘密权利人的雇员、顾问、合伙人等与商业秘密权利人有着某种特殊人身、人事关系的人员。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包括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获取商业秘密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披露商业秘密是指将商业秘密向他人公开或泄露给他人的行为;使用商业秘密是指在未经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商业秘密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是指将商业秘密提供给他人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结果是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重大损失是指对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害。如果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没有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就不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犯罪的主观意图,即明知是商业秘密并故意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制裁主要通过刑事处罚来实现。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处罚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分为轻罪、普通罪和重罪。轻罪的刑罚为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普通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重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制裁具有必要性和法理依据。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促进创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刑事制裁可以起到威慑作用,阻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同时,刑事制裁也可以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救济途径,通过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维护其合法权益。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一复杂客体,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为维护公平竞争制度而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从刑法是权利保障的底线出发,作为公法的刑法首先维护的是社会利益,所以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其次才是作为次要客体的表现为商业秘密的无形财产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利人包括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即权利人包括两类主体:一是所有人,也就是说我国法律是承认商业秘密的财产权属性的;一是商业秘密的合法持有人,从商业秘密的属性来说,只要其知悉了商业秘密并继续保持该信息的秘密状态,该合法持有人就事实上成为了该商业秘密新的所有人,只是其由于其权利是继受取得的,该所有权的行使是受到原许可合同的制约。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现行《刑法》第219条第1款(1)、(2)、(3)项以及第2款列举了四种表现形式:
本罪的构成在客观方面还必须达到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既可以是拥有商业秘密单位的内部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外部人员。
本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犯罪动机、目的不是本罪的必要条件。具体地说,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滥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滥用合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在主观上都是故意;而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既可能是出于主观故意,也可能是出于过失,故而法条中使用"明知或应知"这一短语。
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罚有两个量刑幅度:一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一为如果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则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照个人犯该罪的规定处罚,也就是对单位犯本罪的刑法是采取两罚制的。
该两个量刑幅度是以造成损失的后果来区分的,但是刑法中以及刑事司法解释中对于"造成重大损失"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认定并没有任何解释或标准,使得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的困难。同时,仅仅依据犯罪后果进行量刑幅度的划分而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也是不尽合理的。这些都有待于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明确。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采取方式多样的竞争模式,但是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规范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正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否则,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横行之日,就是市场竞争秩序破坏殆尽之日。那时,发展市场经济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将仅仅成为一句无法实现的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