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16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刑事、民事案件互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时,如果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对于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如果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
为了确保依法妥善处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避免公安司法机关就案办案、孤立办案,以及做好涉案财物的权属认定和返还工作,《意见》参照上述规定对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涉及民事案件的处理问题作了明确。
根据本条,同一法律事实下,刑事案件应当优先于民事案件,并根据不同诉讼程序和环节分为三个层次:
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正在侦查、起诉、审理的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如果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就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执行涉案财物,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非法集资犯罪嫌疑,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或者中止执行,并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属同一事实,或者被申请执行的财物属于涉案财物的,应当及时通报相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确属涉嫌犯罪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