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公安部门立案情况,那些以商品订单销售返利为幌子的投资理财活动往往打着农业科技、创意投资、超市等形式的旗号,以批发、零售等商贸服务为名,通过设立门店、广告宣传或口口相传等方式向社会推广。一些公司还在各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以代购代销名义募集资金。这些公司销售的商品标价虚高,无法通过零售渠道获利,缺乏实际盈利能力。如果新客户的投资不能支持老客户的返利,资金链必然断裂。此类公司还以酒、农产品、保健品等为载体,销售的商品大多是假冒名牌,产品质量未经有关部门检测。有的公司还在网上建立消费商城,以吸引广大消费者投资以及积分消费,诱骗消费者上当。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指出,商品订单销售返利模式存在虚假返利、虚假宣传、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不可控、维权难度大等五大风险,其实质是以变化手法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具有危害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
2、遭遇非法集资诈骗,建议报警。
3、法律依据: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并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市民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避免陷入非法集资吸金陷阱,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2、不要轻信“熟人”的推荐,投资前要深入了解项目的真实可信性。
3、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抱有非理性的期望,高利润背后往往隐藏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