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28
如今,家具行业的专利侵权问题相当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的侵权成本相对较低,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不愿意在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精力和财力,抄袭便成为其生存的法宝。面对被抄袭,一些企业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并努力为自己维权,但在维权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各种难题,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费了不少劲,却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维权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
百强向3家企业索赔亿元
近日,百强家具正式对外宣布已进行专利设计维权,向刚刚成立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了诉状,状告一统、宣毅、东升3家家具企业侵权,要求索赔1.3亿余元。据悉,这是知识产权法院成立后的首例涉案金额超过亿元的知识产权维权案件,也是家具行业的首例索赔金额过亿元的案件。记者了解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该案件,具体开庭时间尚不确定。
据了解,此次“专利维权”案涉及3家企业抄袭的10余款产品,总诉讼金额为1.30407432亿元。这3家企业分别是北京博航一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第三销售分公司,标的额达8774万余元;宣毅(天津)家具有限公司;天津东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及销售公司北京法莱德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两家企业标的额合计达4266万余元。
百强家具的总经理何弘毅表示,该公司于2014年年初陆续发现一统、宣毅、东升3家企业所生产、销售和许诺销售的瀚庭传奇家具中的床头柜、沙发等十多款产品涉嫌抄袭百强家具设计专利。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取证,且与涉案企业沟通无果后,其于2014年11月19日向中国知识产权法院对上述3家公司提起诉讼。
百强家具的代理律师、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华表示,家具行业尤其是实木家具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自主创新设计已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家具产品的外观专利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阻碍了整个家具行业的健康发展,大量仿冒、抄袭的产品还形成了行业内难以打破的恶性竞争环境。在此情况下,百强以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也属无奈之举。百强同时希望借此案件树立榜样,让更多的家具企业对专利权的保护产生深刻认识,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研发专利和自主设计,推动家具行业回归到健康的竞争环境中。
家具专利侵权问题普遍
从家居城到展览会,从定制家具到成品家具,只要有一张图纸或照片,仿制品马上就可以被制造出来。在当下的家具市场中,企业用山寨、仿冒的产品故意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扼杀了部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近年来,每当记者想对采访的家居企业或展会拍照时,便会遭到对方工作人员的阻拦,阻拦的理由是为了防止恶意抄袭现象的发生。
记者梳理了近年来家具行业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后发现,产品外观被抄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并且专利侵权事件数不胜数:双叶家具自2012年10月开始,陆续起诉了山东济南澳克家具有限公司(“赖氏家具”)和博航一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一统家具),此案因双叶家具要求高昂的索赔额而获得关注;在2012年9月举办的上海家具展上,北京依诺维绅家具有限公司带领媒体记者到麦斯得尔展位指认其多款型号产品涉嫌抄袭。此后,其反被麦斯得尔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并道歉;在2013年3月举办的深圳家具展上,荣麟世佳与深圳市耀华宜家家具有限公司就参展的柏森“大观”系列家具部分产品是否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而发生争议;在2014年3月举办的广东东莞家具展上,芝华仕沙发认为顾家家居涉嫌侵权,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申请证据保存。执法人员到该展会现场把涉嫌侵权的产品进行了封存。随后,顾家家居发布了《专利之争静待公断》声明,称该款沙发为自主研发产品,并晒出了专利证书。顾家家居的有关人士表示,该争议已交由法院受理。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长期困扰家具行业,抄袭外观设计的现象在行业内常有发生。”他同时解释道,“家具产品很少有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且其外观设计较为容易被模仿,所以样子设计得好的产品经常被抄袭。”
抄袭成风原因何在
家具行业为何抄袭成风?对此,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这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有关。尽管现在的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为完善的领域有互联网、IT产品制造业等,类似家具业的一些传统行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仍然较差。
除此以外,创新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问题也是导致抄袭成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企业要想设计出一款外观独特又具有实用功能的家具产品并不容易,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时间成本,而一旦新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便会引来蜂拥模仿,最终导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收益受冲击,久而久之,这些企业便会失去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这位法律人士还表示,违法成本低也纵容了不法企业的抄袭行为。一些产品被抄袭的企业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时往往遭遇各种难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取证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维权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抄袭企业的违法成本。据记者了解,在包括外观专利侵权、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案中,赔偿的数额往往依照权利人的损失、侵权所得利益及权利人的许可使用费用顺序进行计算,但取证难的问题导致许多诉讼企业最终只能获得法定赔偿。在我国,《专利法》规定的法定赔偿数额最高是100万元。对于诉讼企业而言,这一赔偿数额较低。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一旦成为被告,便有可能在短期内消失。也就是说,诉讼企业即便胜诉,也可能拿不到任何赔偿,这也是部分企业维权不积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