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05
营业执照只是公司营业资格的一种象征,吊销营业执照只是取消了公司的营业资格,但公司的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只有经过注销之后,公司的法律人格才会消失。然而,由于营业执照将公司的营业资格和法人资格合二为一,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吊销营业执照也会取消这两种资格。实际上,当公司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时,登记机关通常会直接注销公司,这种做法是由于立法上的模糊界定所导致的。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和撤销是公司解散的一种原因。在程序上,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和撤销后,应当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可以办理注销登记。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必须终止一切经营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活动,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最明显的法律后果是公司丧失或暂时丧失了法律上的人格。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失。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具体丧失了哪些权利和资格呢?
首先,公司丧失了生产经营权。我国各类企业准入市场的制度与大多数国家一样,实行确认许可制度,未经确认许可的组织严禁进入市场,违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轻者可能会被没收财产和罚款,并依法被取缔,而重者除了可能被没收财产和罚款、依法被取缔外,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公司丧失了法律保护的请求权。法律只保护和调整合法主体的行为以及与合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行为,而不保护非法行为。一旦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其所有经营行为都将被视为非法行为,因此无法要求他人或自己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
再次,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并不意味着法人资格立即消失,只是除清算范围外的一切活动停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0条、第46条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20条、第33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在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应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行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在清算程序结束至工商部门注销之前,公司仍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或清算组的名义(如果已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范围内的活动,包括提起诉讼和应诉等,具备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此外,还有三种形式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