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8-06
根据法律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之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有关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等信息。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不得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否则将不予补偿。
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种类和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并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和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调查结果。
在征地依法报批之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有关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的听证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听证,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听证。
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将协议作为征地报件的必备附件一同上报。
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省国土资源厅应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除非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在被征地所在的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与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协同监督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将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的司法程序。
在征地纠纷中,大多数纠纷属于行政诉讼,但也有少数情况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对于非法占地行为,可以从民事角度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和恢复原状。对于签订征地补偿协议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的情况,可以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撤销该协议。在征地纠纷中常见的民事纠纷包括征地补偿协议纠纷、土地侵权纠纷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在土地征收纠纷中,当制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以及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主管部门应组织听证。听证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障其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听证制度分为主管部门依职权组织的听证和申请人申请才组织的听证。
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流程需要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被征地方的合法权益。具体程序包括告知征地情况、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组织征地听证、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公开征地批准事项和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处理农村征地补偿纠纷的法律程序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征地纠纷听证制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程序是解决纠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