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纠纷解决途径和常见法律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拆迁纠纷解决途径和常见法律方式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1-10

 
283802
导读: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拆迁纠纷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拆迁纠纷补偿安置争议的司法处理

一、民事诉讼的受理原则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拆迁纠纷补偿安置争议应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如果当事人将此类争议提交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应按照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二、96年司法解释的有效性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当前房屋拆迁纠纷现状,笔者认为96年司法解释仍然部分有效。首先,无证据证明96年司法解释是建立在1991年的《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基础之上的。该司法解释是基于当时有效实施的有关拆迁的全部法律法规,以确保解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其次,96年司法解释的内容与2001年的《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无冲突,因此其效力可顺延至2001年之后。再次,05年司法解释并未宣告96年司法解释失效,且两者内容有重大出入,因此96年司法解释仍然部分有效。

三、05年司法解释的适用原则

根据05年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应按照2001年《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申请行政裁决,并在对裁决不服的情况下提起行政诉讼,而不得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对于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应适用05年司法解释。然而,05年司法解释并未规定当事人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情况,无法取代96年司法解释对此种情况的规定。因此,对于当事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又反悔的争议,应继续适用96年司法解释的规定。

四、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性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应视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即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合同。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一方在签订合同后如有正当理由反悔,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96年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当事人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情况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因此,从法理的角度来看,96年司法解释关于当事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又反悔的规定符合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其效力是不容置疑的。

延伸阅读
  1. 小产权房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
  2. 离婚后按揭房过户的法律规定
  3.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处理方式
  4. 如何办理房屋抵押业务
  5.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城中村改造拆迁政策的法律术语解析
  2. 江苏盐城拆迁房屋赔偿标准
  3. 棚户区改造补偿方式及置换比例
  4.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拆迁标准
  5. 商用租房拆迁时的停产停业赔偿权益
  6. 门面拆迁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方式
  7. 周边征地拆迁问题怎么解决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