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拆迁安置纠纷的解决途径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产生拆迁安置纠纷的解决途径分析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02

 
283560
导读:产生拆迁安置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行政裁决、依法起诉、强制拆迁等。对拆迁人与被拆迁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拆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行政裁决的作用和程序

行政裁决的适用范围

根据《拆迁条例》规定,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之间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然而,人民法院在此情况下将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拆迁条例》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行政裁决的主体和程序

根据《拆迁条例》的规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纠纷的行政裁决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具体而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将负责实施行政裁决。对于被拆迁人所在地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则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裁决。行政裁决的内容包括补偿方式和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行政裁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依法起诉的程序和要求

行政复议的申请

如果拆迁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的60日内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期间的拆迁执行

为了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诉讼期间,如果拆迁人已向被拆迁人提供了货币补偿或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拆迁的执行可以不停止。

强制拆迁的条件和程序

强制拆迁的前提条件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绝执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出的裁决,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拆迁。强制拆迁必须以裁决为前提。

强制拆迁的执行程序

对于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情况,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拆迁。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责任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指派相关部门执行,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延伸阅读
  1. 济南遇到拆迁纠纷怎么办?拆迁补偿和赔偿的区别有哪些?
  2. 房屋拆迁纠纷诉求信怎么写
  3. 保险公司解决了汽车索赔,我该怎么办
  4. 拆迁安置房可以合法买卖吗
  5. 拆迁款起诉状的格式与内容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义和分类
  2.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3. 上海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4.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5.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6. 渠县拆迁赔偿标准
  7.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