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拆迁协议纠纷处理方式指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城市拆迁协议纠纷处理方式指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28

 
283446
导读:城市拆迁协议纠纷,可以由双方首先协商处理,也可以申请行政仲裁调解处理,对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根据实际的拆迁事项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城市拆迁协议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行政裁决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安置协议时,可以根据《拆迁条例》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裁决。根据《拆迁条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裁决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进行,如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则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内容包括补偿方式和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期限等。裁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二、依法起诉

如果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60日内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还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期间,如果拆迁人已向被拆迁人提供了货币补偿或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拆迁的执行可以不停止,以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制拆迁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绝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拆迁。强制拆迁必须以裁决为前提,对在规定期限内未搬迁的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拆迁。行政强制拆迁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执行,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可以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如果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拆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如果采取仲裁方式,拆迁当事人必须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和在纠纷前或纠纷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委员会的选择由当事人协议确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如果没有达成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对于城市房屋拆迁的具体事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尤其是不同的拆迁事项所认定的具体事项可能不同。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有异议,可以由法院进行合法的判决处理,以避免错误的法律适用。

延伸阅读
  1. 遵守法律是财产分配和纠纷解决的前提
  2. 安置补偿协议纠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3.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4. 住改非房屋在拆迁中是否需要增加补偿
  5.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小产权房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
  2. 拆迁赔偿房产能否抵押贷款
  3.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处理方式
  4. 离婚后按揭房过户的法律规定
  5.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6. 如何办理房屋抵押业务
  7. 宅基地拆迁补偿纠纷的解决途径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