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7-13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是负责城市管理执法的部门,主要负责贯彻实施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然而,根据城管的职责范围,城管并不具备征地拆迁的主体资格。
城管部门经常参与征地拆迁工作的原因有两点。首先,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分配非常复杂,征收方除了负责征地拆迁之外,还负责其他许多工作。由于征收方负责人有限,被征收人众多,征收方通常会指派城管部门实施具体的拆迁工作。
其次,城管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可以帮助征收方推卸责任。拆迁最终需要签订安置补偿协议,一旦城管签字,发生纠纷时,被拆迁人无法根据协议追究拆迁方的责任,也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撤销协议再重新谈补偿是被拆迁人唯一能维权的方式。然而,协议签订后,房屋很快被拆除,被拆迁人在意识到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房屋已不存在,维权难度和胜算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城管在一些地方的形象不佳,但对于某些征收方来说,让城管实施拆迁工作可以更容易地达成协议,因为软弱的被拆迁人更容易妥协签字,从而提高效率。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下称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因此,具备实施拆迁工作主体资格的是市县级人民政府,乡镇政府及城管部门均不具备主体资格。因此,城管直接参与拆迁工作是违法行为。
对于被拆迁人来说,如果遇到城管直接组织实施拆迁工作,可以直接拒绝,因为城管部门并没有征收主体资格。征地拆迁事关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平时应该多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当遇到违法行为时,要勇于说不,切莫让行政机关侵害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