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11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是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的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国家或农民集体,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享有土地所有权。这是由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使用权表示并限制只有使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转让人,接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受让人。
综上所述,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集体共同所有,是无法进行转让或者经营买卖的。然而,国家或者集体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个人或者组织使用,其获得的使用一定期限内的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出让主体是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体实施转让主体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