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03
土地使用权被视为财产权,因为它赋予所有者对土地进行使用、经营和开发的权利,属于物权的一种。财产权包括对某物的所有权,使得所有者可以处分该物,因此土地使用权可以被归类为财产权。根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需要进行登记,而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交付。
1. 如果土地成交价实际存在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照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如果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照全部地价的40%计算。
2. 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时,补办出让金按照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3. 如果土地出让金按照上述方式计算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对其有异议,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照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4.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超过60%。在计算土地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转换为市场土地价格,再按照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确定的总成交价款。
2. 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利用原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建设时应补缴的土地价款。
3. 变现处置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应补缴的土地价款。
4. 转让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时按规定应补缴的土地价款。
5. 改变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时应补缴的土地价款,以及其他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变更有关的收入等。
获得土地使用权并非无偿的,需要支付一定的出让金。出让金的计算基于土地的面积和类型。在城镇土地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支付土地使用费。而农村土地则无需缴纳使用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