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17
王先生是山东潍坊的居民,他在2005年与两个村民合伙建立了一家农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菌类种植和销售。该合作社在三家承包地上建设,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占地面积约6亩。每年的经济效益大约在七八十万之间。去年8月,他们收到了因修建高速公路而征收土地的公告,但是补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征收方声称合作社不属于企业,因此不享有停业损失补偿。
王先生无法接受这种说法。他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为什么不能享受停业损失补偿呢?更令人气愤的是,尽管他是法定代表人,但征收方却与其他两个村民商讨补偿事宜,而不与他本人沟通。
像王先生这样在农村经营合作社的情况很常见,很多人对于合作社的性质也感到困惑。这给征收方压低补偿价格提供了机会。那么,农业合作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是否享有停业损失补偿?征收补偿是否有效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下面,我们将由明拆迁律师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
根据国家法律,农业合作社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受到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根据上述规定,农业合作社是一种合法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享有与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相同的法律地位。王先生的合作社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属于合法经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在正常的企业拆迁中,停业损失补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补偿。因此,王先生的农业合作社被征收,合法经营受到破坏,应当获得停业损失补偿才能符合法律要求。
根据上述规定,王先生的农业合作社被征收涉及到补偿问题,这属于对合作社财产的处置问题。应当由合作社成员开会表决是否同意补偿方案。征收方直接回避王先生,只与两个村民私下商讨补偿问题是违法的。
如果遇到类似王先生的情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首先,应积极争取与征收方协商,增加自己的谈判机会,并对谈判过程进行录音,以增加日后维权的成功几率。其次,如果多次争取后征收方仍不给予停业损失补偿,不与自己协商补偿问题,应及时考虑寻求专业的征地拆迁律师的帮助,改变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