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下来后,村委会的正确做法为?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12-08
导读:"村委会应该这样做:积极作为一:开会讨论如何用,怎么分,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属于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积极作为二:村务公开;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及其实施情况应当及时由村民委员会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且其依法应属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
征地补偿费的发放和管理问题
征地补偿费的归属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因此,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发放对象是农户、农民个人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任何一级政府或组织都无权截留或挪用这些费用。
安置补助费的发放情况
征收土地后的安置补助费发放情况相对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来管理和使用。2.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人员,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3. 不需要统一安置的人员,安置补助费可以直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的区别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法律性质完全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设立在乡、镇一级或村一级,甚至可以分为“小组”或“大队”。具体情况较为复杂,这里不展开讨论。
村委会的法律职责
作为农村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在征地补偿费的处理中有着特定的法律职责。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的规定,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属于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村委会负责召集。决定的有效性需要满足“双过半”原则,即参会村民过半数通过决定方可生效。村民会议还可以授权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案,但至少要有一次全体村民参加的大会来讨论决定。
村务公开和监督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0条的规定,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及其实施情况应当及时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这些事项属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如果村委会不及时公布或公布的事项不真实,村民有权向上级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并要求调查核实。如果发现违法行为,相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维护农民权益的方式
如果村委会不履行法定职责,村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以要求村委会依法公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如果村委会仍然不作为,村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令政府履行责令依法公布的职责。此外,如果村委会成员存在私分、挪用或截留征地补偿费的情况,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村民可以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报案,要求立案侦查。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在于行使监督权和知情权,按照法律程序要求,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征收维权律师介入,向有关方面施加法律压力。
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原则
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应遵循一个原则: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一些决定将征地补偿费用于投资等目的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应引起警惕。安置补助费的目的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和生活问题,这笔钱必须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农户和农民身上。总之,农民应当充分行使监督权和知情权,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村委会履行职责。如果政府不作为,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农民要警惕一些村官的不当行为,确保征地补偿费的合法使用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