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4-19
根据《公司法》第十二章的规定,自然人和单位犯抽逃出资罪将面临不同的刑罚。
自然人犯抽逃出资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抽逃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二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七的罚金。
单位犯抽逃出资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罚。
对于单位,将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2006年《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对于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对违规公司进行罚款。
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将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的百分之五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对于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将处以五万元以上但不超过五十万元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公司,将面临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根据第二百条和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对于公司发起人和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以及抽逃出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对违规行为进行罚款。
对于虚假出资的行为,将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五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对于抽逃出资的行为,将处以抽逃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五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抽逃出资:
公司与股东之间伪造买卖关系,将股东的注册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以变相方式抽回出资。
在验资完成后,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等)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抽走货币出资后,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进行补帐,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