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公司合作职务发明的权利如何归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申请法律知识

个人与公司合作职务发明的权利如何归属?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1-01

 
275666
导读:个人与公司合作职务发明的权利的归属,一般是归属于用人单位的。如果是我国的发明创造的主体在进行专利的发明的时候,是在用人单位内部进行的,并且发明创造依靠用人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此时一般就认定未职务发明。

个人与公司合作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与公司合作完成的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于用人单位。这意味着,职务发明的权利属于单位作为权利人。然而,如果单位与发明人就职务发明的权属进行约定,那么职务发明的权利人可以按照约定确定。

1. 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

根据法律规定,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属于用人单位。一旦申请被批准,单位成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给予奖励。

2. 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如果发明创造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并且单位与发明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进行了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执行。

职务发明的类型

1. 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这类职务发明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如果发明创造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那么可以认定为职务发明创造。但是,如果仅仅是少量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且这种利用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无关紧要,那么就不能认定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的判断标准

1. 单位业务范围

以单位的业务范围来划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凡是属于单位业务范围内的发明创造都认定为职务发明。单位雇佣职工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业务,职工有义务为发展单位的业务而努力,因此,职工在单位业务范围内完成的所有发明创造行为都属于职务发明。

2.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完成发明创造是否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为划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标准。

3. 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

以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是否是业余时间作为划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标准。

4. 单位是否立项

以单位是否立项作为划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标准。

5. 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合同

依照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合同所约定的范围作为划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职工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过程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归属于单位所有。退休、解除劳动合同后,与原单位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发明创造也属于职务发明。然而,如果只是少量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且这种利用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没有重要影响,那么不能认定为职务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认定一个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时,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于单位。单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在获得行政部门批准后享有专利权。然而,单位也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报酬。

延伸阅读
  1. 专利权人可以写单位吗
  2. 分公司知识产权能随意处置吗
  3. 专利权权属纠纷类型有哪些
  4. 职务发明专利与非职务发明专利如何区分?
  5. 个人专利权使用费怎么计算?

专利法热门知识

  1. 专利独占许可还能转让吗
  2. 专利权属可以共享吗
  3. 查新报告的期限是怎样的
  4. 使用未经许可的专利是否侵权
  5. 国外外观专利申请条件
  6. 餐饮名称怎么申请专利
  7. 对取得实施强制许可单位不服如何处理
专利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