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知识产权能随意处置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法律知识

分公司知识产权能随意处置吗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4-16

 
192741
裁判要旨

股东的职务发明与公司的知识产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职务发明属于公司的知识产权。公司作为专利权人,对专利享有独立的权利。专利是公司资产的一部分。

案情

陈xx、罗xx及xx商行共同投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xx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其中陈xx、罗xx各出资49万元,分别占公司股权的49%;xx商行出资2万元,占公司股权的2%。罗xx被任命为xx公司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罗xx作为设计人设计出了名称为豆奶机(赛珍珠Ⅱ号)的外观设计专利,并由xx公司作为专利权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并获得了该专利的授权。

2003年1月,罗xx与陈xx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约定将其持有的xx公司49%的股权以185.25万元转让给陈xx。合同中还约定,股权转让不包括公司现有的应收款。随后,陈xx、黄*荣和陈*源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2003年底,xx公司起诉案外人**公司侵犯其拥有的“豆奶机(赛珍珠Ⅱ号)”外观设计专利。罗xx以股权转让合同中排除专利权为由起诉xx公司,要求确认其对该专利拥有50%的专有权。

裁决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股权转让合同中未排除专利权的约定无效。即使排除了专利权,罗xx也只能向陈xx主张权利,无权向公司主张。因此,驳回了罗xx的诉讼请求。

罗xx不服,提起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并认为在丧失股东资格的情况下,主张享有公司无形资产的权利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评析

根据我国专利法和公司法的规定,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公司作为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独立权利。专利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之一。

股东在将其财产作为出资投入公司之前,对其出资享有权利。公司成立后,股东的出资变成了公司的财产,并且股东在公司存续期间享有对出资的所有权。公司的财产权由公司行使,股东对自己的股权享有使用、收益、支配、处分的权利。股东与公司之间互相不具有对方财产的处分权。

在本案中,股权转让合同中关于公司的专利权归属的约定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属于股东非法转移公司财产的行为。这种约定的效力应该被认定为无效。即使罗xx与陈xx在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专利权不属转让范围,也应该被认定无效。因为股权转让的客体是股权而非公司财产,股东无权处分公司的资产,包括公司的专利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资产与股东的资产是分离的。公司的财产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股东不得损害公司利益。股权转让合同中的约定违反了这些规定,损害了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域名属于知识产权吗
  2. 专利申请权转让中让与人有什么义务
  3. 公司设立能全部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吗
  4. 专利申请权转让协议最新
  5. 股权可以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吗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发明实质审查的生效公示
  2. 工商登记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是什么
  3. 特许经营与直营连锁的区别是什么
  4. 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哪些
  5. 网络音频算侵权吗
  6. 一般原产地证co是什么
  7.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保密协议和协议有什么区别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知识产权保护
  2. 知识产权转让流程
  3.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4. 商标构成的要素
  5.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6.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