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解散含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强制解散含义?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9

 
274918
导读: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或裁定解散。这是公司基于法律或主管机关命令而被迫进行的解散。公司解散活动完毕后应办理注销登记,即公司清算组应当自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2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公司强制解散的含义

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或裁定解散。这是公司基于法律或主管机关命令而被迫进行的解散。

公司强制解散的类型

1. 行政强制解散

行政强制解散是指企业的行政主管机关依照特定事由法定事项,按一定程序终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清算企业财产,债权、清偿企业债务,及申请注销企业营业执照的系列活动。

2. 司法强制解散

司法强制解散是指投资者基于自身利益,企业利益,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受到损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解散企业的诉讼。

公司强制解散的事由

根据新《公司法》的具体规定,公司的解散事由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 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

公司章程可以明确规定公司解散的条件或事由。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司章程中可以对公司解散的事由进行规定。

2. 股东会议解散

当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公司解散事由时,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决议解散公司必须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 法定解散

当公司出现合并、分立事由时,也需要解散。在吸收合并情况下,被吸收的原公司解散;在新设合并情况下,合并双方原公司解散;当发生分立事由时,解散分立时,原公司解散;存续分立时,原公司并不发生解散。上述三种情形属于公司自愿解散。

4. 公司行政强制解散

公司因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即发生公司行政强制解散。新公司法对此在公司解散事由中做出了统一明确的规定。

5. 司法强制解散

司法强制解散是指法院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司法裁判解散公司的情况。

当发生上述公司解散的事由后,公司解散活动完成后应办理注销登记。即公司清算组应在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2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延伸阅读
  1.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2. 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中强制集资如何处理
  3. 口头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4. 口头形式的合同有效吗
  5. 没收违法所得交不上要怎么办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解散公司如何赔付
  2. 公司融资后倒闭怎样去处理
  3. 公司收购的方式有哪些
  4. 公司注销要成立清算小组吗
  5. 公司注销了欠我的钱怎么办
  6. 非上市公司收购股权转让要缴税吗
  7. 公司合并员工会被降薪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