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有哪些 ?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有哪些 ?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07-03

 
272369
导读:医疗事故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件先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最终判决。

医疗事故赔偿程序

1. 医疗事故的鉴定

医疗事故的解决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首先,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最终判决。

2. 医学会提供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1) 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2) 医疗事故的级别(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3) 医疗人员负有的责任程度(完全责任,医疗机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主要责任,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承担30%的赔偿责任;轻微责任,承担10%的赔偿责任)。

3. 根据法定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逐项对号入座,并参照上海标准,累计计算医疗事故中需要赔偿的部分,得出总额。

4. 计算赔偿总额

赔偿总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5. 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给予赔付

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依据

1.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2. 调解协议的履行

如果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按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车辆保险赔偿法律解析
  2. 医疗事故民事上诉状范文
  3.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之异同
  4.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最新规定
  5. 医生误诊怎么赔偿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
  2.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3.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4.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5.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6.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7.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