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7-03
医疗事故的解决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首先,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最终判决。
鉴定报告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1) 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2) 医疗事故的级别(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3) 医疗人员负有的责任程度(完全责任,医疗机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主要责任,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承担30%的赔偿责任;轻微责任,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逐项对号入座,并参照上海标准,累计计算医疗事故中需要赔偿的部分,得出总额。
赔偿总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
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根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如果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按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