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11-01
根据我国司法鉴定规则,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法鉴定机构统一收取,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收费项目和标准。鉴定费用的承担原则为“谁提出,谁预先缴纳”。最终的鉴定费用的承担与鉴定结果相关。
如果经过鉴定,医疗机构被认定存在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医疗损害结果,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按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比例承担。换言之,提出司法鉴定申请的一方应当预先缴纳鉴定费用,如果医疗机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该机构将退还部分或全部患者及其家属的预缴费用。
虽然我国的双方鉴定规则中未具体规定鉴定费的减免情况,但各地方已出台相关辅助性法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委托人申请司法鉴定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可根据法律援助机构或人民法院提供的通知,减半或免收鉴定费用。因此,对于经济困难无法支付鉴定费用的患者及其家属,可主动申请法律援助,以争取费用的减免。
我国法规规定了司法鉴定费用本地化原则,即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鉴定费用的收费标准。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因此鉴定费用的收费标准会因地而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鉴定书应详细记录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鉴定要求。
鉴定书应包括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鉴定书应对鉴定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鉴定书应判断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
鉴定书应评估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鉴定书应确定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鉴定书应对医疗事故进行等级评定。
鉴定书应提供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如果经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应包括上述第4至第8项内容;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应说明理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总之,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承担原则遵循“谁提出,谁预先缴纳”,但最终的费用承担与鉴定结果相关。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鉴定费用可以适当减免。鉴定书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鉴定要求、提交材料、鉴定过程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规、因果关系评估、责任程度确定、事故等级评定和医疗护理医学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