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医疗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二次医疗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怎么办?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07

 
271072
导读:二次医疗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果患方认为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可以民事诉讼。在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仅是证据材料的一种,只有经过当庭质证才能被采信为有效证据。

一、二次医疗鉴定的法律途径

当事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持异议时,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来起诉医学会或鉴定人。医疗事故的构成是医疗机构担责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即使经过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如果患方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获得司法救济。在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只是作为证据材料的一种,只有经过当庭质证才能被采信为有效证据。如果经过庭审质证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没有真实反映事实真相,没有科学地论证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人民法院会将鉴定结论排除在合法证据之外而不予采信,或者重新委托司法鉴定,或者因医院的举证不足而判决败诉。

因此,即使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可能给权利当事人即死者家属的索赔带来障碍,但并不能完全阻止索赔,家属仍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司法救济。经过审理,如果认定医院的错误诊疗行为符合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要求

1. 专家鉴定组的工作

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需要获得专家鉴定组成员过半数的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录。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三、医疗鉴定所需的材料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所需材料包括:

1. 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原件

2. 住院患者的其他病历资料原件

3. 抢救急危患者的补记病历资料原件

抢救急危患者的病历资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记。

4. 封存保留的实物和检验报告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 其他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材料

除以上材料外,还可能需要其他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材料。

对于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如果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未按照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医疗机构应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2.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3.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5.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6.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7.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