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格式有固定的模板要求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格式有固定的模板要求吗?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12-15

 
271058
导读: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格式是没有固定的模板要求的。只要保证内容完整且准确就可以,并没有模板的要求。医疗鉴定的过程中医患双方都是需要按照规定执行的,需要积极配合完整医疗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的格式要求

对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的格式并没有固定的模板要求,只要确保内容完整准确即可。申请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期限为15天,为了确保医疗事故争议能够及时解决,必须严格限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运作周期。申请期限从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次日开始计算,超过15天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将不会被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

1. 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 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到次要作用,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 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到次要作用,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 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到轻微作用,赔偿金额不超过全部损失的10%。

在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的情况,即医疗机构和患者各自承担50%的责任。

责任程度的不同对赔偿金额有较大影响。根据公正合理的原则,只要事故被鉴定为医疗事故,无论责任程度如何,都应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是对事故原因的认定,其本意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只是医疗行政部门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时,以原因为主要依据,因此需要使用这种表述。

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导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进而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并给病员的生命财产带来额外损失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3.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5.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
  2.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3. 医疗过错参与度主次责任的评定方法
  4.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5.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6.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7.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