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性质相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法律知识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性质相同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10-27

 
270584
导读: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卫生的犯罪行为,但是从犯罪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两者在客观方面和主体责任上存在差异,犯罪性质以及量刑处罚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性质相同吗?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卫生方面的犯罪,二者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1)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医疗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后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2)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不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后者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对行为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但对于违反医疗管理制度的行为,则是直接故意。后者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非法行医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诈骗罪与非法行医罪中行为人根本不懂医疗知识,却号称自己精通医术,牟取就诊人钱财的行为极为相似,但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

(1)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单一的,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行为人主要是利用就诊人缺乏医疗知识,假装自己医术高明而欺骗被害人。后者行为人则是使用骗术,即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

(3)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能够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方面不同。前者表现为间接故意或过失,后者表现为直接故意。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之间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客观方面、主体以及主观方面。但严格来讲,这两个罪名,在量刑方面也是不同的,相比之下非法行医罪的量刑处罚更重,造成的犯罪行为后果影响更加恶劣。

延伸阅读
  1.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2.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
  3.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有何区别
  4.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什么
  5. 医疗事故罪的疏忽大意怎么判定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
  2.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3. 医疗过错参与度主次责任的评定方法
  4.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5.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6.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7.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