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9
在一般保证责任下,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担保人必须为其承担该责任,即清偿到期债务。而在连带保证责任下,当债务到达清偿期,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全部或部分债权时,若未通知保证人,该转让对保证人不产生效力。若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且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借款担保人需要为其担保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具体如下:
若担保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方式,则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需要注意是否超出保证期间。若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若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对于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在自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若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担保是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一般来说,银行会要求借款方提供担保,若有抵押品或质押品,也可以获得贷款。这些规定旨在保护银行自身利益,同时也确保借款人不会因借款而逃避责任,从而导致利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