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7-08
借款协议具备法律效力的条件如下:
(一)借款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借款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
(三)借款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借款人履行了出借义务。
1、借款协议证明借款关系,欠款协议证明欠款关系。借款必定涉及欠款,但欠款不一定是借款。
2、借款协议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款协议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例如买卖产生的欠款、劳务产生的欠款等。
3、在未注明偿还日期的情况下,两者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时间是不同的。借款协议未约定还款时间的,诉讼时效从对方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欠款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出具欠款协议次日起计算。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7、法庭辩论终结后,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事实上,父母之间签订的借款协议与子女无关。对于夫妻双方来说,个人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一方因私事向另一方借款,原则上应该签订借款协议。然而,借款的资金只能来自个人财产,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