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01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债务无力偿还并不会导致刑事处罚。对于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来说,他们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延期还款。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如果贷款人同意,就可以进行展期还款。
要使欠债无力偿还的分期偿还协议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 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有效;
(三)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如果拥有偿还能力的欠债人拒不执行判决书,以下情形可能会导致被判刑:
(一) 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即使经过罚款或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然拒不执行;
(二) 伪造、毁灭关于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采用暴力、威胁、贿赂等手段阻止他人作证,或指使、贿赂、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三)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四) 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五) 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六) 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七) 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八)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导致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
总的来说,拥有偿还能力却拒不还钱和无偿还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种新型的诈骗行为,即当事人在借款时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款原因是伪造的,实际上本人并没有任何还款意向。这种行为有可能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