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要求与定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合同违约法律知识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要求与定义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04

 
268585
导读: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内容是包括法定的赔偿以及约定的赔偿的。在我国的民事合同的违约赔偿的计算中,如果违约行为在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同时,还给对方带来了收益或者给对方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则在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当减去该收益或者节约的费用。

一、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内容是什么?

1、约定赔偿范围

依据当事人的意愿确定的损害赔偿范围,即《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的“当事人……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赔偿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是根据当事人意愿确定损失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如果合同中有关于赔偿损失的约定,则应优先适用。

2、一般法定赔偿范围

根据法律的一般规定确定的损害赔偿范围,《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第1款规定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一般法定赔偿范围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赔偿额,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3、特别法定赔偿范围

根据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别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第2款规定的“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双倍赔偿。特别法定赔偿范围是根据特别法规定的,针对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的欺诈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双倍赔偿责任。

二、违约损害赔偿范围限制规则有哪些?

1、完全赔偿原则

违约方应承担补偿性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两部分。实际损失指因违约行为遭受的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主要指利润的损失,例如获得标的物后转卖所获得的纯利润,或者获得机器设备后投入使用所获得的营业纯利润。

2、补偿性损害赔偿的限制

补偿性损害赔偿受到以下限制:

- 可预见规则:损害赔偿的数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 减损规则: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未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要求赔偿扩大的损失。

- 损益相抵:如果违约行为在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同时,还给对方带来了收益或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则在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减去该收益或节约的费用。

- 过错相抵(混合过错):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并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1. 维修出租屋受伤房东需要承担责任吗
  2. 大雨淹了货物不能按时交货,可以要求赔偿吗
  3. 诉讼败了的话律师费怎么给
  4. 合同债权质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应
  5. 竞业禁止协议中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如何选择适用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工资延迟发有违约金吗
  2. 车贷晚还一天交多少违约金
  3. 免责条款效力确认应具备哪些条件
  4. 买房合同未成立,能要求返还双倍定金吗
  5. 签三年合同违约金多少
  6. 信用卡违约金如何减免
  7. 公益性岗位辞退违约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违约责任解决方案

  1. 缺陷食品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寻求救济
  2.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3.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4.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