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02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不能延长。
借款纠纷诉讼时效可以中断的情形包括:
(一)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 诉讼时效完成仅消灭实体请求权。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的并不是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权利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只是丧失了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法院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的实体请求权消灭,而不是程序上的请求权消灭,也称为胜诉权。
(二) 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不能协议排除对诉讼时效的适用,也不得以协议变更诉讼时效期间。
(三) 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都不具备延长的可能性。正常情况下,当发生借款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在三年内通常会采取维权行动,因此诉讼时效届满意味着权利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因为义务人一般会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进行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