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解除合同的法律相关事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怀孕期间解除合同的法律相关事宜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1-12

 
267499
导读:《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一、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解除问题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的规定,雇主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1989年劳动部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和1990年劳动部办公厅的复函,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即使劳动合同期满,也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哺乳期满。在处理女职工在“三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时,应全面理解、适用以上有关法规和文件。

二、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行为。无效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然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女职工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因孕期被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处理

在实践中,因孕期被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下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 被辞退员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被辞退员工不同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她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劳动合同解除日至恢复日之间的工资损失。她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来主张自己的权益。

2. 被辞退员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被辞退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司法实践,视为由用人单位提出,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3. 劳动者要求赔偿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满的工资

如果劳动者不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是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满的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的这一请求不应当获得支持。因为劳动者不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自愿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权利,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劳动者要求赔偿工资没有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女性在怀孕期间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都是偏袒于女性劳动者的。除非特殊情况,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都被视为无效行为。因此,当女性在怀孕期间遭遇解除合同时,应学会运用正当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免受到侵害。

延伸阅读
  1. 工程分包合同开发商是否可以不参加诉讼
  2. 中标合同未实施如何中止
  3.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4. 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法律规定
  5. 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法院提存申请书基本框架
  2.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条件
  3.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
  4. 违约金的定义和作用
  5. 定金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
  6.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7.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兰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2. 电动车销售合同范本
  3. 机器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4. 临时用工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