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立但尚未生效合同怎么解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已成立但尚未生效合同怎么解除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25

 
267334
导读:在合同已经成立但是尚未生效的时候,其实也是允许解除这种类型的合同。至于该如何解除,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此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人协商一致之后解除,另一种则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请求法院来解除未生效但是成立的合同。

一、已成立但尚未生效合同的解除方式

在实务中,尽管某些合同尚未生效,但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守约方的权益,也可以解除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合同。

1.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 法定解除权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以下五种情形下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双方均享有法定解除权;

(2)预期违约(明示违约),即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明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债务。若以默示行为表示拒绝履行,对方应行使不安抗辩权,而不能直接解除合同;

(3)根本违约,指一方的违法履行已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4)迟延履行;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可解除的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合同:

1. 合同双方协议解除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条件达成时,解除方可以解除合同。

2. 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若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3. 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4. 迟延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5. 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6. 合同成立后发生重大变化

若合同成立后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人民法院应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解除。

尽管我们通常认为合同成立即生效,但也存在例外情况。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不同的概念。有些合同虽然已成立,但未满足生效要件,因此存在合同成立但不生效的情况。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未生效的合同同样可以被解除。

延伸阅读
  1. 电子合同生效时间
  2.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够追回吗
  3.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
  4. 实践合同与诺-成合同的区别
  5. 协议变更抚养权的时间要求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提存的法律要求
  2.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规定
  3. 失信不能作为合同解除条件
  4.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
  5. 出卖人可以拒绝未支付货款的买受人提取被提存的货物吗2024
  6. 承运人提存货物有什么规定
  7. 合同提存期限有多长时间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