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4-19
合同的成立是客观事实,只能解决合同的存在与否问题。合同的生效是法律对成立的合同进行评价的结果。根据国家法律的评价,成立的合同可能产生多种结果,包括合同生效、无效、可变更、可撤销或效力待定等情况。合同生效只是合同成立的一种可能法律结果。
合同某些有效要件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但合同成立要件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根据《民事证据规则》第5条第1款的规定,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这实际上涉及到“谁主张,谁举证”的问题。
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议时,主张合同关系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的事实负举证责任。根据审判实践,通常在原告根据合同请求被告履行义务的诉讼中,被告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并否认双方曾订立合同。在这种合同纠纷情况下,应由原告对产生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事实,即与被告订立合同的事实负举证责任。这实际上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性问题,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对于实践合同,原告除了需要证明双方已就最基本条款达成一致外,还需要证明交付合同标的物的事实。对于非要式合同,原告只需证明与被告就最基本条款达成一致的事实。而对于要式合同,原告需要证明协商一致(要约与承诺)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的,并且可能需要进一步证明已履行了法律要求的审批或登记手续。
当原告主张合同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时,被告可能主张原告订约时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由于导致合同无效的事实妨碍了合同权利义务的产生,根据举证责任分担原则,主张合同有效的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而应由主张存在这类事实的被告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