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法律知识

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11-24

 
265942
导读:恶意串通是构成恶意合同无效的。在我国的民事合同的签订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此时就会导致合同无效的,此时合同无效之后,也是会引发一系列的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等问题的。

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

一、恶意串通的合同特征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恶意串通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般情况下可以认定为无效。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 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

恶意串通成立的合同的当事人都是故意的,他们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并不要求行为人已经或必然获得了非法利益,只要存在恶意串通,危及他人利益的故意即可认定。需要注意的是,代理人的故意足以构成恶意串通,例如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串通危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订立合同。

2.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

恶意串通的合同订立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

二、恶意串通的合同效力确定

恶意串通的合同一般都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由于双方相互勾结在一起,共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因此这种合同在被确认无效后,处理方式不是一方赔偿另一方的损失,而是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收缴双方所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1.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应当受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或第三人。

2. 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当事人不能侵犯他人利益。

恶意串通的合同将导致合同无效,法律也对此有相关规定。对于取得的财产,应予以原物返还,若无法返还,则可请求赔偿。在此情况下,需要及时保护自己的合同权益。

延伸阅读
  1. 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3. 合同签署形式及有效性
  4. 被高利贷所迫写下的借款凭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5. 非法经营是否可解除承包合同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2.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3. 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4.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5. 未成年人刷礼物是否能追回?
  6. 诉讼过程中合同是否应履行
  7.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