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怎么是无效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怎么是无效的?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07

 
265386
导读:使用欺诈的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有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况

一、欺诈、胁迫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劳动合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

当劳动合同的订立涉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三、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当劳动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当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当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原告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明确要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并说明理由。法院将审查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如果决定立案,将会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期间,双方当事人将有机会提出质证、进行辩论,并最终由合议庭进行讨论并宣布判决。当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依照合同所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由于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返还财产的目的是将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即财产应归属于相应的当事人。

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自始无效,即合同从未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基于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也不存在。如果当事人基于合同约定已经做出了一些行为,这些行为都应当恢复到原状,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应当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存在过错责任,并给对方造成了一定损失,当然也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责任通常被称为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根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进行折价补偿。对于存在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存在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一旦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合同只是部分无效,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只有无效部分受到影响。根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进行折价补偿。

如果合同被宣布为无效,存在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存在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如果合同无效属于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因此取得的财产将归国家所有或返还给集体或第三人。

需要注意的是,当劳动合同的主体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时,将导致劳动合同的无效。一旦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双方当事人将不受合同约束,可以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当事人存在过错行为导致合同无效,并给对方造成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并及时支付赔偿款。

延伸阅读
  1. 法院判决解除加盟合同有效吗
  2. 企业员工和公司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3. 仲裁结果
  4. 下班吃饭突发疾病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5.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被欺诈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2. 合同法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
  3. 借款没成功冻结了合同生效吗
  4. 被迫离职通知书寄出就生效吗
  5. 合同只有公章没有法人签字有效吗
  6.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7. 签协议必须盖合同章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2. 股东保密协议范本
  3. 产品配方保密协议范本
  4. 上市公司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