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4-02
查询是指法院向金融机构进行调查或审查以获取被申请执行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禁止被申请执行人提取或转移其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冻结措施不得影响被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内国家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但如果被申请执行人利用这些名义隐瞒资金逃避履行义务,法院可以冻结。
冻结被申请执行人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如需继续冻结,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金融机构办理续冻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将自动解除冻结。
划拨是指法院通过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机构,根据执行通知书的规定,将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的执行措施。划拨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直接划拨而不经过冻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2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书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是必须保留执行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法院在扣留、提取收入时,必须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的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予以配合。
查封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指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相关财产贴上封条,并予以封存,禁止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执行措施。
拍卖是指法院以公开竞拍的方式,按最高价当场出售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变卖是指强制出售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的执行措施。法院需要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时,可以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变卖,也可以直接由法院进行变卖。如果由法院直接变卖,应当征求物价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并确保变卖价格合理。
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以及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所得的款项,应当及时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并结束执行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申请执行人不仅逾期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还将财产转移并拒不向法院交代真实财产状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1款的规定,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在搜查中,如果发现应当查封或扣押的财产,执行人员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查封或扣押。如果来不及制作查封或扣押裁定,可以先行查封或扣押,然后在48小时内补办。
如果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或其他应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指定一方当事人交付财物或票证,执行人员应在做好被申请执行人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传唤双方当事人到庭或指定地点,要求被申请执行人直接将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并签收。如果被申请执行人不愿当面交付,也可以先交给执行人员,由执行人员转交。
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是指法院执行机构强制搬迁被申请执行人在房屋内或特定土地上的财物,以腾出房屋或土地并交给申请执行人的一种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执行人员根据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被申请执行人完成指定的行为。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当被申请执行人的义务是支付金钱时,法院在强制履行义务时,除了要求其支付原有债务利息外,还要求其在原有债务利息的基础上增加一倍,按照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从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的交付日届满次日起计算,直至履行义务的日期为止。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未按照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导致申请执行人遭受损失,被申请执行人应支付迟延履行金。迟延履行金的数额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另行决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规定,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法院可以向相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相关单位必须予以配合。
对于民间借贷事项的处理属于民事行为和相关纠纷的事项。在处理涉及到的情况时,首先应根据双方的协商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根据双方意见进行合法处理。